[请登录] [免费注册] [使用QQ登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保险领导力:从要我认错到我要认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这两年有一个流行词是“领导力”,到底什么是领导力?很多人的回答是:影响力。那么,影响力又从何处来呢?有的人会想到“权利”,谈任何事都最关心“谁拍板”,有的人立即想到了“是非”,认为只要自己一心为公、自持扬善,便不怕鬼叫门。而“四块糖”的故事告诉大家“领导力来自诱导”。我们看到陶先生自始至终都没有指出过那个孩子一丁点错误,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夸奖他,就是利用了人性中“以自我为上”——原来我居然会有这么多值得自豪的优点!而当这些本性获得出乎意料地满足时,他们就会失去理智地迎合对方、忏悔自己。作为领导者能做的、应做的是什么?就是诱导,利用人性去诱导。本期智库,我们请安诚财产保险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李伟谈谈他们对领导力的看法。

  陶行知在处理学生错误时遵循了人性中的“自重感”,让学生从“要我承认错误”到“我要承认错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李伟

  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点亮员工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是管理者的使命。——薛扬

  管理者倘若不肯花费心思去理解周边人的喜怒哀乐,不能使群体的潜能释放,不肯推究事物发展的究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管理者。——凌运海

  李伟 安诚财产保险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从“要我认错”到“我要认错”

  管理也好,领导也罢,前提就是承认我们作为的对象是“人”,因此管理必须基于人性,以人为本。陶行知在处理学生错误时遵循了人性中的“自重感”,让学生从“要我承认错误”到“我要承认错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如何处理员工错误决定了员工以后的行为规则。法国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老板,在对众多应聘者进行面试时,只问了同一个问题:以往的工作中你犯过多少次错误?在获悉大多数应聘者都是一贯正确时,他却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一个犯过很多错误的“倒霉蛋”。理由是,他不需要一个20年没犯过错误的人,他需要的人才,是他犯过无数次错误,但每次都能及时吸取教训、立即改正。选择一个常犯错误的人并不是这位老板“脑子进水”,而是在他看来:只有无所事事才不会犯错误,反过来说,也只有卖力做事的人才有可能犯错,试想,如果员工身处一家容不得员工犯错误或失败的企业,那么,大家干脆做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的“机械人”,谁还肯冒着风险去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呢?

  当然,允许犯错,并不是无限止地容忍错误。如何让犯错误的员工心服口服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既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基本功,也是领导艺术高低的分水岭。处理问题时,管理者首先要体现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第二是要体现管理者自身的思考力。

  人性化是对管理制度的最好执行,人性化的核心因素是沟通,在使用制度之前,首要要通过沟通核实事实,通过沟通分析原因,进而适用制度。人性化的直接目的,是让员工被制度处罚后心服口服,不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积极性,让员工知道,自己真的是错了,今后应当引以为戒,要干的更好。

  对于管理者来说,思想就是力量。领导力的真正内涵是由思考力所产生的正确决策和准确判断的才智,并用此征服部下的心的能力,它不但要求领导者具有思维的直接性,商业直觉与理性分析的平衡能力,而且还包括领导者由于心态开放与胸襟广阔的人格魅力所散发的光辉,管理者的思想力直接影响着员工的思维方向,一个有思想力的管理者必然能帮助犯错误的员工正确认识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养分。

  薛扬 太平人寿吉林分公司总经理

  以“人性诱导”解管理难题

  陶行知处理员工错误时经历了准确界定学生行为目的、发掘学生优点、以激励方式处理学生错误这三个步骤,每一步中都体现了“人性诱导”,即通过发掘人性特点,以循循善诱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问题。

  管理者在对待员工问题时,也应该从这三个步骤着手。一是要客观界定员工行为的初衷,99%的员工都是想把工作做好,任何人都不会故意犯错,因此对待员工错误,管理者应该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员工的行为;二是要善于发现员工优点,让员工认识到自己身上优秀的地方,诱导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三是要重激励,切记“打击”,比起严厉的批评,员工更愿意接受善意的劝导。管理者在每个步骤中,都要体现对人性的诱导。

  首先,诱导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孔子就善于分析研究每个弟子的性格、才能和兴趣,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弟子都能得到成长。例如,子路和冉有曾分别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这同一问题,对于做事好退缩的冉有,孔子鼓励他遇事要打破顾虑,凡事要抓紧,一听说就应马上去做而且要勇往直前;而对胆大鲁莽的子路,孔子就告诉他遇事要多考虑,多商量,慎重进行,一面因冒失而惹祸。管理者只有全方位的了解每个员工的性格特点、工作思路、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管理要顺应人性,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点亮员工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是管理者的使命。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管理者就应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才能点亮“人性的光辉”。例如,大多数员工犯错后都会愧疚和自责,害怕上司责骂,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与犯错员工谈话时应该建立平等的交流氛围,丢掉批评职责,以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方式去感化。再比如,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喜欢被人欣赏称赞,特别是被管理者欣赏称赞,无疑是一种幸福,因此,管理者不能过多地挑剔,而应该用欣赏的眼光、赞美的角度来看待员工。

咨询提问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咨询反馈 进入详细反馈页>>
关于钰弘博 - 联系方式 - 合作机会 - 网站地图 - 官方微博 - 企业平台
Copyright ? 2004-2012 51Train.Com.CN 广州钰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79259-1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