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使用QQ登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防范保险投资信用风险的重要举措—《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保险机构建立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评估债券等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这是落实《关于加强保险资金风险管理的意见》的重要措施,标志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开始步入信用风险管理阶段。

  一、顺应市场创新,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持续过剩,债券市场收益率不断走低,投资收益持续下降。2005年5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开始出现无担保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国际经验表明,市场平均收益率较低时,投资者投资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可以获取较好的收益。

  无担保债券是完全依靠企业自身信用还本付息的债券。2006年5月,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发行“06三峡债”,是我国债券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的长期无担保债券。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办法,将为企业发行无担保债券提供政策支持。可以预期,无担保债券将逐渐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品种。

  信用风险是无担保债券最主要的风险。近年来债券市场发生的偿付风险案例说明,防范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债券投资的紧迫任务。债券是保险投资的主要渠道,对保险资金投资至关重要。为有效防范债券投资信用风险,提高保险机构信用风险评估能力,保监会在充分借鉴巴塞尔协议监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保险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成熟做法,制定《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目的在于建立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先进理念配置资本,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为实施分类监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借鉴先进理念,引入风险管理方法

  目前,世界主要保险集团,如美国友邦,德国安联等公司,都已建立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这些系统不仅为投资服务,而且为承保业务提供相关信息。实践证明,保险机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不仅能够量化风险、提高收益,而且可以改善绩效评估,节约经济资本。《指引》充分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做好有关制度安排,要求保险机构建立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推动保险机构走上科学管理轨道。

  (一)坚持二元评级法。二元评级法是标普、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普遍采用的评级方法,即将信用评级分为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先分别评定再综合考虑。《指引》确定“信用评级包括发债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建立相关制度和模型。当前,全球主要保险公司都已结合公司实际,建立了内部评级制度和模型。《指引》要求保险机构遵循普遍原则,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和评估模型,使之既充分发挥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更好地支持保险机构的实践。

  (三)强化持续评级和信息系统建设。为改变债券持续评级的落后状况,跟上国际评级发展的需要,《指引》强化评级的重要作用,要求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持续跟踪并积累所需信息。

  三、发布实施《指引》,加强风控能力建设

  《指引》的出台,有利于防范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风险。按照《指引》规定,保险机构建立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全面评定发债主体和投资工具的信用等级,可以充分揭示相关风险,做到早预警、早防范。

  《指引》的出台,有利于提高保险机构竞争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机构建立和运用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能够提高信用风险评估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指引》的出台,有利于促进信用评级和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债券市场发展。保险机构强化内部信用评级,有利于信用评级业的规范和发展,也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咨询提问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咨询反馈 进入详细反馈页>>
关于钰弘博 - 联系方式 - 合作机会 - 网站地图 - 官方微博 - 企业平台
Copyright ? 2004-2012 51Train.Com.CN 广州钰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79259-1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799号